三、食物的功效
- 2021-11-01 16:26:00
- 管理員@華中食品 原創(chuàng)
- 4560
宋代《養(yǎng)老奉親書》中曾說:“水陸之物為飲食者,不啻千品,其五色五味冷熱補瀉之性,亦皆稟于陰陽五行,與藥無殊......人若能知其食性,調而用之,則倍勝于藥也......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。”因此在日常生活中,人們可以根據食物的不同功效,以食為藥,保健強身,防病治病。如喝紅糖姜水可以預防風寒感冒,喝綠豆湯預防夏天中暑,吃紅棗、枸杞、桂圓能夠補血等。
食物的功效一般可概括為三個方面:
1、 補 ——補益臟腑
人體各種組織、器官和整體的機能低下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。中醫(yī)學把這種病理狀態(tài)稱為 “正氣虛 ”,其所引起的病證稱為 “虛證 ”。根據虛證所反映的癥狀和病機的不同,還可分為肝虛、心虛、脾虛、肺虛、腎虛以及氣虛、血虛等等。主要表現(xiàn)如心悸氣短,全身乏力,食欲不振,食入不化,咳嗽虛喘,腰膝酸軟等。
中醫(yī)主張體質虛弱或慢性虛證患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來滋補。 [例如 ]如雞湯可用于虛勞,當歸羊肉湯可用于產后血虛,牛乳飲用于病愈后調理,胎盤粉用于補腎強身,豬骨髓用于補腦益智,動物臟器用于滋補相應的臟腑等。
米面果菜等也有改善人體機能,補益臟腑氣血的作用。 [例如 ]如粳米可補脾,和胃,清肺;荔枝甘溫能益血,益人顏色,身體虛弱、病后津傷都可用它來滋養(yǎng)調攝;花生能健脾和胃,滋養(yǎng)調氣,營養(yǎng)不良、乳汁缺乏皆可用以補虛益氣;黑芝麻有補血、生津、潤腸、烏發(fā)的作用;銀耳有益氣生津等作用,可用于肺脾兩虛、津虧陰虛體弱之人等。
2、 瀉 ——瀉實祛邪
外部致病因素侵襲人體,或內部功能的紊亂和亢進,皆可使人發(fā)生疾病。如果病邪較盛,中醫(yī)稱為 “邪氣實 ”,其證候則稱為 “實證 ”。同時又有正氣虛弱的表現(xiàn),則是 “虛實錯雜 ”。此時既要針對病情進行全面的調理,又要直接去除病因,即所謂 “祛邪安臟 ”。 [例如 ]如大蒜治痢疾,山楂消食積,鰻魚治肺癆,薏米祛濕,藕汁治咳血,赤豆治水腫,豬胰治消渴,蜂蜜潤燥等。
有些食物有多方面的治療作用,如雞蛋除營養(yǎng)作用外,還有調節(jié)臟腑功能、清解熱毒等作用。李時珍說: “雞子黃補陰血,解熱毒,治下痢甚驗。 ”
3、 調 ——調整陰陽
人體的生理機能只有在和諧協(xié)調的情況下,才能得以維持,從而處于健康狀態(tài),免受病邪的侵襲。生活中,飲食得當則可起到維持陰陽調和的作用。另外,對因為陰陽失調所導致的疾病狀態(tài),利用飲食的性味也可進行調節(jié)。根據陰陽失調的不同情況,可有扶陽抑陰、育陰潛陽、陰陽雙補等很多方法。 [例如 ]如陽虛的人可用溫補,選牛肉、羊肉、狗肉、干姜等甘溫、辛熱類食品補助陽氣;而陰虛的人當用清補,選百合、淡菜、甲魚、海參、銀耳等甘涼、咸寒類食品養(yǎng)陰生津。
在日常生活中,偏熱的體質或熱性疾病,可選用性質屬寒的食品。 [例如 ]瓜果、蔬菜中性寒者偏多,如梨汁、藕汁、橘汁等,可用于清熱、止渴、生津;西瓜、茶水等,可清熱、利尿;蘿卜、甘草可治外感喉痛;芫荽、荊芥能清熱、解毒;赤小豆、白扁豆可清熱除濕等。
偏寒的體質或寒性疾病,可選用性質屬熱的食品。 [例如 ]調味品中性熱者偏多,如胡荽面、姜糖湯可溫中發(fā)汗;辣椒、生姜能通陽健胃;胡椒、茴香可治胃寒疼痛;小茴香和石榴皮煎服可用于治療痢疾;蔥白和生姜煎服可用于治療風寒外感;大茴香炒焦研末,紅糖調和,黃酒沖服可用于治療疝氣疼痛等。
聯(lián)系人: | 營銷中心 |
---|---|
電話: | 021-57853187 |
傳真: | 4000106999 |
Email: | office@hzfood.cn |
QQ: | 2055336549 |
微信: | hzfood |
微博: | 5341862294/info |
地址: | 上海市松江區(qū)小昆山鎮(zhèn)光華路488號-7 |